<tr id="rafsn"></tr>

  • <code id="rafsn"><nobr id="rafsn"><track id="rafsn"></track></nobr></code>
      <th id="rafsn"><address id="rafsn"><span id="rafsn"></span></address></th>
        <big id="rafsn"></big> <code id="rafsn"><small id="rafsn"><track id="rafsn"></track></small></code><strike id="rafsn"><video id="rafsn"></video></strike>
      1. <big id="rafsn"></big>
        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多次結緣 臺灣音樂人點贊廈門音樂氣質

          “廈門有深厚的藝術底蘊,也具有國際化視野,我們希望能在這里打造一個兩岸青年的音樂文化交流平臺!弊蛉,臺灣音樂制作人郭之儀、鄭喬安與兩岸產業對接平臺負責人交流溝通。

        郭之儀(右二)、鄭喬安(左二)與兩岸產業對接平臺負責人交流溝通。(東南網記者 鄒玒 攝)
        郭之儀(右二)、鄭喬安(左二)與兩岸產業對接平臺負責人交流溝通。(東南網記者 鄒玒 攝)

          未來,他們將共同策劃打造屬于兩岸青年的音樂產學研共創平臺,希望能夠促使更多年輕人走進來,賦予閩南語歌曲新的意義,再經由年輕的心自由地播撒到四方,讓文化擁有生命力,自然地生長、傳承下去。

          結緣

          用音樂講述廈門故事

          “來去廈門觀光,享受清涼的海風,看白鷺鷥甲鼓浪嶼,戀愛風雨中……”2019年,閩南語歌曲《來去廈門》火遍了廈門人的朋友圈。臺灣知名歌手白冰冰穿行在廈門街頭巷尾,將對廈門的旖旎情愫娓娓道來。

          這份給廈門的情書,正是出自郭之儀之手。

          “當時他們是想要一首關于廈門的歌曲!惫畠x便來到廈門,第一眼就被廈門的美麗吸引住了。當下他便有感而發,寫下了兩段歌詞。居住的酒店在環島路上,采風一天回去休息時,他看到潮起潮落的海岸線,沙灘上嬉戲的游客,沉迷于這樣觸手可及的風景,有感而發,加入第三段落,讓廈門展現的美好呼之欲出。

          不少認識郭之儀的人都說,他對音樂可以說得上是“癡迷”。吃一口水果、聊一會兒天,或者遇到一件小事,他都有著強大的共情能力和感知力,再將其轉化為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因為《來去廈門》結緣廈門這座城市后,他便將廈門當作自己創作的靈感“繆斯”,將音符寫在每個他遇到的故事里。

          2021年9月,廈門疫情防控期間,郭之儀見證了兩岸同胞同心協力抗擊疫情的感人場景,與臺灣音樂制作人陳建平聯合東南網、廈門市臺商協會,和在廈媒體人、臺胞等用一首深情的《讓愛筑成一個圈》,串聯在疫情防控中兩岸同心的故事。歌曲一經推出,便引起了關注,詞曲間傳遞的抗疫力量更是讓不少人動容。

          熱愛

          廈門的音樂基因刻進城市肌理

          郭之儀從藝40余年,教過上萬名學生,也曾經擔任不少臺灣當地歌唱比賽的評委。他喜歡廈門的環境,這里與臺灣是地緣相近、血緣相親。

          “廈門的音樂積淀很深厚,有時候漫步在街頭,就能聽到路邊小區的窗戶里傳來音樂聲!惫畠x說,這里有多元的文藝氣息,人們的音樂素養高,鼓浪嶼更是名副其實的音樂島,每年豐富多彩的音樂交流活動更是將音樂的基因刻進廈門的城市肌理中。

          郭之儀的想法和同為音樂人的老友鄭喬安不謀而合。來到廈門后,鄭喬安也被這里優質的環境所吸引。在她看來,廈門作為一個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城市,融合也很多元,“光是機場在這里,就能吸引人潮,兩岸音樂人的交流就更加便捷了,在這里做一個音樂文化交流平臺,影響力也會更為深遠”。

          音樂的交流是潛移默化的!拔襾泶箨,有不少年輕朋友說是聽著我的歌長大的!惫畠x告訴記者,而到大陸后,他與大陸音樂人之間的交流更為頻繁,他們的音樂對自己影響也很大。

          此前,郭之儀和鄭喬安也參加過廈門的一些音樂交流活動。他們感嘆于廈門年輕人在音樂創作方面展現的活力!斑@應該是得益于當地有許多高等院校,還有音樂專業的學校和院系,讓這里的孩子基礎扎實,也更具備創新能力!编崋贪脖硎。

          在郭之儀看來,廈門寫滿了故事,也不乏樂理基礎扎實、創作熱情充沛的年輕人。一次在軍營村與廈門的音樂教師的互動,更是讓他堅定了一個念頭——要在這里打造一個屬于兩岸青年的音樂交流平臺。

          探索

          讓閩南語音樂走進大眾視野

          盡管在臺灣音樂界享譽盛名,但郭之儀還是謙虛地表示,自己的創作更為“老派”!耙贻p人,就要有更多來自國際的新鮮音樂元素和創作理念!惫畠x說,他想了許久,想到自己熟識已久的老友——臺灣知名音樂人鄭喬安。

          鄭喬安早年便在國外開始學習音樂,擅長將爵士樂與閩南語歌曲相結合,和國際知名唱片公司有著密切的合作。郭之儀說,鄭喬安對音樂的理解,正好與他的理念互為補充,也讓他對自己想要做的事更有底氣。

          閩南語歌曲是許多人眼里的“小眾音樂”,但是出圈的歌曲也不在少數。鄭喬安說,在異國求學,接觸歐美音樂比較多,但在音樂表達方面,她更愿意用閩南語去抒懷,學習的歐美音樂元素更多作為鋪陳。

          “閩南語歌曲是越聽越覺得美好,但是我自己在聽一些閩南語歌曲的時候,也會發現其中有一些問題!编崋贪舱f,一些歌曲歌詞過于苦情,或者旋律還是比較陳舊,“只要再聽聽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聽什么,就知道閩南語歌曲為何會慢慢‘小眾’”。

          而郭之儀和鄭喬安要做的,就是讓閩南語歌曲再度回到大眾視野。廈門不少學校有開設閩南語課,這個堅實的基礎,也讓他們看到希冀。

          “不少音樂,像徐佳瑩的《身騎白馬》,都融入了戲曲元素,但是依然很受歡迎!惫畠x說,年輕人并不是排斥傳統,而是要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這件事就是他們想要完成的,“即使沒有人做,或者做起來很困難,我們都想試試看”。(記者 鄒玒 文潔)